执笔人:浙江农林大学 关剑平
文化遗产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11月3日,在第三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在中国实施公约,马上在中国开始了申报工作,200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止到2020年共审核通过了四批,每次都有涉茶项目,反映了茶业对于文化的关注,以及文化界对于茶的关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茶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互依存,本报告在全面整理以涉茶非遗项目为核心的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总结茶业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非遗项目对于茶业的意义
伴随着对于文化社会意义的深入理解,茶业越来越注意到非遗项目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生活中是活生生的存在,对它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以文物、标本进博物馆的保护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甚至于说只有生存下去,发展起来才真正达到了保护目的。绝大多数涉茶非遗项目本身就处于产业之中,直接面临生存与发展问题。
就茶叶来说,以税收为标志的话,中国的茶业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至今茶叶仍然是中国人最主要的非酒精饮料,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20年初的调查估算,全国茶叶从业人员总数约为3400余万人,其中茶农2100万、加工企业200万、流通端1100万。茶叶产业链中的第一、二环主要在农村,是屈指可数以农村为主要生产基地的传统文化产品的产业,而且茶农和茶企还有集中在偏远山区的特点,可见茶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提到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经过历史选择的非遗项目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品种决定着农产品的茶叶的基本特色,非遗项目为今天的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放弃传统,改变发展方向是极其危险的选择。
涉茶非遗项目及其特点
涉茶非遗项目中,技艺类占绝对多数,民俗类不仅数量少,而且有些项目的创作性比较强,这是中国茶文化特征的真实写照,也与茶文化认识有关。
中华民族开发了茶叶饮料之后,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淘汰了很多不适合当时历史条件的技艺及其茶叶种类,从末茶到叶茶在形态、口味、饮用方法各方面变化得面目全非。最终积淀了丰富得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及其产品,今天中国的茶叶不仅种类多,而且口味丰富,这是中国广袤的国土、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的结晶。中华民族开发茶叶饮料是对人类的重要贡献,由此延伸出日本、英国等各个国家、民族的茶文化,这些文化回过头来也对中国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如英国的工业化、品牌化等现代生产、管理理念和日本的抹茶技术与文化等。
中国茶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茶叶种类丰富,制作技艺是文化的产物,不同的文化培育不同的技艺。东南亚北部的文化培育了食茶,而中国文化则孕育了饮茶。饮茶不是为了补充水分,根本的诉求是精神,因此茶是与生俱来的文化产品。日本茶道的精神诉求有目共睹,而中国茶艺的精神诉求却始终困扰着中国人。日本茶道的精神诉求有目共睹是因为其途径是外在的饮茶程式,通过形式进入精神世界,然后学者做了充分的研究,茶道界做了完美的包装。而中国茶艺要通过品饮茶汤实现精神的满足,茶叶的品质、品饮的感受难以描述,味觉审美的技术难度又极大,再加上学者没有深刻的研究总结,于是产业不知所措,只能以天人合一搪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引导我们从新的角度审视文化,从技艺的角度审视中国茶叶时发现丰富的茶叶种类是文化的产物。
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的涉茶项目有中国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中国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预备名单中还有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湖北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贵州花溪古茶树与茶文化系统、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上8项以外,还有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四川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统、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广西横县茉莉花复合栽培系统)也有涉茶项目。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俄时说17世纪的“万里茶道”是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事实上还进一步辐射到中亚乃至欧洲。2019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时空跨度巨大的“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努力开启新世纪的商业文明复兴之路。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